Sunday, October 31, 2010

Let Me In

近日看了一套我十分喜愛的電影,Let me in,香港譯作《吸血兒凶》。改篇自著名瑞典電影 Let the right one in,不知這套原作有沒有在香港上映?我就沒有入場看過。

同一日,我還看了《告白》,看完兩套電影後,第一個感覺其實我覺得《告白》較好看,但往後我不斷回想 Let me in 中的情節,還看回原著小說的中譯版《血色童話》,再找回瑞典版的電影 DVD 來觀看(好撚貴 $99,我見美國amazon 都唔駛9蚊美金,bluyray 都唔駛13蚊美金,不過要另加運費,頂。出左 BLuyray 後我見美國的DVD 便宜了不少,係香無乜點平……)。雖然《告白》也是一套十分好看的電影,但我還未有意欲去看《告白》小說版。

電影初段,是頗悶的。慢慢看下去才開始好看。當時我在想,如斯氣氛、節奏,應該不是港人愛看的主流,肯定唔會大收,完場聽到觀眾的反應,更覺票房會仆直。沒有查閱相關資料,但這套電影上映第二週,只剩下極小數的影院播放,看來票房也不是好。

看過這三個版本,我覺得香港版電影譯作《吸血兒凶》,實在爛到爆,我猜想很多入場的觀眾,都抱著看驚慓、血腥電影的心態入場,這樣定必失望而回。Let me in 和 Let the right one in,意思相類似,看完電影/小說後,覺得兩個名稱也很配合故事。中譯版小說叫做《血色童話》,也有其意思,是對此故事的令一角度上的描述。真不明白為何要再譯多個爛名出來。

瑞典電影版曾拿下很多獎項,可能正是如此,宣傳上都提及改篇自瑞典版。但我看過後,覺得 Let me in 其實不是一般荷里活翻拍外地著名電影咁簡單原裝照 dup (如 Rec 的荷里活版真係爛到爆),大路相同,但細節同原著差異頗大。電影來說,我較喜歡這個荷里活版的 Let me in。

瑞典電影版的劇本,是由原者小說作者所編寫。可能正是如此,與小說是極為相似,只是把一些枝節刪減,對人物的刻劃也不及小說版深刻。結果,雖然有些枝節已刪減,但仍出現有太多東西要在不夠兩小時內的電影中交代,很多地方也像差了一些。不過這個小說電影版拍出原著的神髓,還有那種詭異的氣氛。

而荷里活版,對小說版作出更大幅度的改寫和刪減。就材料上,荷里活版比瑞典電影上更少,但好處是騰出了更大的空間去刻劃主線。有些地方,我覺得瑞典電影版可能想貼近原著,但又刪減了些描述,出來的效果是不合理的。反而荷里活版的描述就可以自圓其說。例如末段雷基找上門那段,真不明白電影版中如做出來,小說版是有解釋的。荷里活版中刪去了雷基等人的舖排,改為警探查案,到了「找上門」比起瑞典電影版合理得多。當然如果時間許何,保留一整段舖排,去到「找上門」果一段會更好看。

Father/哈肯的行兇過程,在小說版中有大量內心描述,都幾好看。但到了瑞典電影版則顯得平淡。荷里活版把這些過程改寫,既然拍不出內心,就拍出視覺上的震撼,我就覺得幾好。

畫面、音效的處理,也是荷里活版較好。看得出荷里活版的經費較多吧。

選角上,瑞典版電影的主角外型較像電影中的描述。荷里活版則如原著不同,但能拍出這個荷里活版本身的風格。特別係女主角,實在演得很好,很難想像年紀小小就有咁出色的表現,之前還做過 Jack-ass 入面的 Hit girl,和 Let me in 的 Abby 差別很大,實在犀利。哈哈,還有荷里活版中欺凌男主角的同學仔,較瑞典版的像樣。

還有,瑞典電影版比小說版已刪減一些黑暗元素,荷里活版刪減得更多。

例如Father/哈肯,的「癖好」,兩個電影版也沒有提及,因為兩個電影版也刪去了哈肯死後的一段吧。男主角對兇殺案新聞的興趣,荷里活版是沒有提及,荷里活版的男主角純真得多,使觀眾對他被欺負會倍感同情。

哈肯與女主角的關係,各版的處理也有所不同。小說中,是類似主僕的關係。瑞典電影版,沒有明確交代。
而荷里活版,從男主角在女主角的房子中所看到的舊照所見,我猜,是兒時的玩伴、戀人……但這個猜測都幾可悲,意味著數十年後的男主角,就像今天的哈肯……
今天,他們相愛,但往後會發展成點?在荷里活版有哈肯這人版,實在不禁令人留下一些陰影。

不過荷里活版的男主角有樣野比瑞典版幸福。
劇中,女主角說:I'm not a girl.
荷里活版沒有進一步去詮釋,上文下理,我的理解是 I'm not an ordinary girl。因為是不老不死的吸血殭屍……
瑞典版中往後發展下去有所交代,not a girl, not a boy……小說版中還有一段女主角過往的悲痛經歷……
都幾噁心。

荷里活版把很多東西也淨化了,是兩口子純真的愛情故事。

近年我看電影實在看很太濫,已經很少有電影在我畢後也能令我著迷。

Who let me in?
哈哈哈哈哈哈哈))))))))))

Sunday, October 24, 2010

內疚

早幾日做了一件事,內心很唔安落。
向炒炒賣賣踏出了第一步。
整晚也睡得很差。
擔心蝕錢?當然擔心。但更甚的是內心的責備。
我唔鍾意咁樣搵錢,但又有乜法子?在這個社會,可以點?

突然想起之前一套電影,20XX獵血都市。

或者有一天變得麻木,內心會暢快得多。

我是一個仆街。

DVD ROM

又死一個 DVD ROM。我死 DVD ROM 的頻率都幾高,可能睇碟睇得多。
葵芳也找不到 IDE 介面的 DVD ROM,出去深水埗,順便行下鴨寮街。
IDE 算是古董吧?一個 22X 的 IDE,竟然比一個相同牌子的 24X SATA 貴 $10!
算啦,貴叫你部機舊咩……
但是,竟然沒有白色面版……
這個年代大家出電腦,都用黑色機殼吧?

Sunday, October 10, 2010

三套戲

一個週末,看了三套電影。

欺詐遊戲
我有追看這故事的漫畫版,漫畫版還未完結,想不到便推出了電影的結局篇。
欺詐遊戲的漫畫故事中,純真正直的女主角神崎直,捲入了一連串名為「欺詐遊戲」的遊戲中,各回合的遊戲,玩家靠各種手段,冒求獲得勝利。勝出者會得到巨額獎金,敗者便要負上巨債。以神崎直的戇直性格,可說沒有可能在遊戲中勝出,幸得天才欺詐師秋山深一相助,於是獲得勝利。其實神崎直勝利後,可以繳出一半獎金,退出遊戲。但她選擇繼續遊戲,是基於一個單純的想法:希望所有參加者都得到救贖。就這樣,漫畫版中便展開一個又一個的回合……
電影版中,把前面各回合也跳過了,直接來到最終回合。
其實漫畫版的最終回合還未出現,我想電影版的結局不太可能與漫畫版相同。我覺得為了配合電影的節奏,電影版這所謂最終回合比漫畫版的各回合內的遊戲佈局簡單得多。始終看漫畫,你可停下來想一想,看電影要一戲苛成,太複雜只會一頭霧水。不過電影也包含了一些漫畫版的元素,例如數學、心理,還有神崎直的信念。
我覺得也幾好看,緊張刺激!戶田惠梨香也演出到果種戇直少女。不過其他角色的造型實在太誇張……漫畫就無乜所謂,來到真人演出,咁GEI造型實在有點反胃。
近期的單行本,出現了一點,這在電影中沒有出現:漠不關心,比起互相猜忌更為可怕。這會是漫畫最終結局的伏筆嗎?
看這套漫畫都幾矛盾。一方面個很陶醉各遊戲的設計中。另一方面我也想漫畫版快些完結。每次單行本的發行相隔太久,對這類要動動腦的漫畫,這種模式看下去實在辛苦。完結後再一口氣看畢整部漫畫,定必暢快得多。而且雖然各回合中的遊戲也不相同,但少不免也有共通的元素,再繼續 loop 下去實在會打消追看的意慾。

中坑同學會
本來打算大笑一場,但其實又不是十分好笑。

抱抱俏佳人
又係想大笑一場,結果也很失望。
楊千嬅演戲真係越來越差……
上一套志明與春嬌,好看,但其實楊千嬅也演得不太好,如果換成其他女角,這電影定必更好。
抱抱俏佳人,很 TVB……
1. 勁多廣告,經常拿起某些商品closeup,甚至講埋牌子出來。
2. 當觀眾白痴。不過這些白痴位可能很多人都覺得很好笑,在場笑聲不絕 (比中坑同學會的笑聲多得多),甚至有觀眾拍爛手掌!不過我鍾意看的笑片唔係這類。
3. 自從「Dr King」後,我唔鍾意林峯。
其實我唔明點解楊千嬅演戲會差過以前。人家說演戲是要時間浸淫,為何會退步起來。我猜想,其實楊千嬅也不是以前的楊千嬅,但導演等硬是要她演成以前的傻大姐、大笑姑婆,三十幾歲人,婚都結埋,就算係傻大姐,也不是以前果種啦。現在的楊千嬅,或許演出一些其他角色會更為適合。出色的演員,可以演任何角色。但這個世上又有幾多出色演員呀,這就要靠度身訂造了。

大國崛起

熱列祝賀首位中國人獲得諾獎。
中國人,恨了多年,終於恨到啦!
之前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高行健、達賴喇嘛、高錕……全不是拿中國護照吧?而這次,是真真正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子民,身居中國內地的人士獲獎,一嚐我國多年心願。
上屆得住,貴為一國之首。今屆得主,只是我國一名階下之囚。大家也可高呼一句:奧巴馬其實不外如是?哈哈哈哈……
不但如此,我國還倒過來「指導」人家的評審要求,完全凌駕評審委員之上。
要知道,信奉阿爺的話永遠是對的原則,我們是不應對「權威」有所質疑,或許特區政府的三三四通識教育已見成效,令到當局忽然獨立思考起來,質疑有關挪威當局的權威結果,這可是一大進步。錯,不止是進步,直情是進化,DNA突變的成果。
大國,真的堀起了,哇哈哈哈哈))))))))))))

Friday, October 08, 2010

Apps 意念

數月前,我想過一個 App,不知道這種 App 是否存在呢?哈哈哈,我沒有 iPhone/iPad/iPod touch,所以也沒有費神去尋找。

話說數月前港鐵公司加價。這次加價意義深遠,首次出現有些路線的八達通車資比購買單程票還要昂貴。當時我想,現在 Smart Phone 很流行,不知有沒有人寫一個程式,讓用家輸入起點和終點站,便可即時顯示對應的八達通和單程票車資,好讓各乘客能夠在乘搭地鐵時方便地預先得知兩者的差價,從而做一個精明消費者!

我想這個程式不太複雜,所須資料皆可在港鐵網站找到。有人做過這東西嗎?

********************************************************************************************
港鐵公司這次的舉動,藉口就是方便市民,不須找續一角兩角。其實是方便佢自己,又可賺多些錢。
這個問題,我覺得銀行也要負起很大部分責作。
其實很多商舖都不收一兩毫,雖然話就話違法,好似話可以向金管局投訴,但多數人都為左大事化小算數。
不接受一兩毫,是因為難於處理。尤其是一兩角,收番來多,用番出去較少。但去銀行換成大紙是要收手續費!反過來把大紙兌換成輔幣也要收手續費。銀行可發達啦。
港鐵這大公司,明明自己唔想收一兩角,反倒說成方便市民,仲可變相加價,厲害。還有,事實上它沒有「拒收」,你想去投訴也不行。
再加上次後發生的八達通私隱事件,頓時港鐵公司在我心中的形象插水。

我也很久沒有試過購票乘地鐵。下次望望購票機能否接受一毫兩毫,可以的話我實儲足「彈藥」打爆佢!

我很硬頸,港鐵,是一間公司,地鐵,才是交通工具!

Tuesday, October 05, 2010

假 HDR



早前的一段timelapse。不過這是「假」HDR版。
測試成份為主,哈哈哈……

iPhone 隨想

如果說 iPhone 是現時最受歡迎的手提遊戲機,會有人質疑嗎?會有人感到奇怪嗎?
相信沒有。想起幾年前,乘坐地鐵、巴士,看見很多人打 PSP,後來變為打 NDS,現在,是 iPhone 系列了。有一次我在地鐵上,看見附近兩排座位,有 9 個成年人,當中合共有 5 部 iPhone 正在打機。還不知道其他人的袋中是否也藏著 iPhone。

日前乘車,看見兩人在 iPhone 上玩遊戲,我也不知多少年沒玩過這遊戲,這是一個很令人懷念的遊戲——天下太平。
不知道甚麼是「天下太平」?哈哈哈,你實在太年輕,看看 wikipedia 的介紹: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4%A9%E4%B8%8B%E5%A4%AA%E5%B9%B3
不過我當日所看見的天下太平 app,可能不是該頁 wiki 內介紹的一款。我所見的畫面很原始,很像人手用鉛筆畫上去的效果,看起上來份外親切。

自從 iPad 推出後,間中都見到有人在街上拿著 iPad 不知在睇書還是上網,偶爾也看見人用 iPad 打機。其實我覺得拿著如斯笨重的 iPad 在打機很古怪,也不舒服。不過日前見到兩人在 iPhone 上玩天下太平,那時我覺得如果在 iPad 上玩就過癮得多了,以 iPad 的屏幕大小,十足十兒時在紙上玩般。

回想起幾年前 Apple 推出 iPhone 的時候,我是看淡的。那時我覺得這電話無乜特別,硬件機能不是特別強,只是 Multi touch gesture 較可取。還有,竟然不可自行更換電池,不夠實用呢。對於那些經常在外講電話的,如經紀,電話無電十分不便吧。在我來說,我覺得 iPhone 作為電話也實在太大部,作為一個上網、睇書的工具,也略嫌細部。

當時我有這想法,是基於兩點。
一,我把 iPhone 看作是電話,但原來 iPhone 的定位其實是一個可以上網用來玩樂的工具,電話工能只是搭單放進去。
二,我忽略了 App Store。

要開發 iPhone、iPad 的 Apps,你就要使用 IOS 的 SDK,但 IOS 的 SDK 不是完全開放,你要使用 Mac OS (即是你不能用 PC 機,你要用 Mac 機) 才可安裝 IOS 的 SDK 來開發 Apps。而且所有 Apps 要經審批才可放上 App store。看似不夠廣,但 Apple 的貢獻在於提供一個平台給所有 IOS 的用戶,去得知地球上任何一個開發人員、團體所開發的產品,並且透過簡單的操作就可以該用家輕易地免費下載或購買 Apps。

這種東西,windows 系列絕對及不上。大公司所開發的產品,配以宣傳,當然大把人認識。但小規模製呢?假設你開發了一個 windows 的 freeware,你就咁放上網,真係無乜人會理。

我近年愛上用 Linux,特別係之前用的 Ubuntu 和現在的 Arch Linux,一部分原因是系統穩定,反應快捷。但講真,windows 近年的產品也穩定了不少,反應快,換機也行呀(提外話,如果單看boot 機速度,一般上網、文書處理,以 windows 用家的角度可能以為我用 core i7,但其實我只是用陳年 P4, 當然對於 computational intensive 的工作,CPU 慢就係 CPU 慢)!咁點解要用這兩個 distribution 的 Linux?就係這兩家 Linux distribution 提供了很好的 package management。它使我很輕易便找到 freeware 來下載、安裝和使用。一個 command,就可以即時 upgrade 所有已安裝的程式。Windows 呢?Windows update 只是安裝 Microsoft 的程式,其他程式?你慢慢自己搞啦。

App store 運作同目的與 Linux 的 Package management 有所不同,但兩者皆可讓用家輕易找到一些有用、或有趣的軟件來使用,也該用家好好管理這些軟件。實在方便得很。

這個年代,有句話實在很正確:網絡的力量在於分享。

像 Windows 般妄想自己可以一手包辦,有錢自己賺晒,實在無可能。Microsoft 就算幾大,我想都唔夠 App store 、或其他自由軟件等各開發社群人員的總和大。很多千奇百怪,但又對某些人來說是有用的軟件也會找得到,你旨意 windows 下有朝一日會有這些程式,咁你慢慢等啦。例如之前所提的「天下太平」遊戲,還有我早前讀報見到一個app ,也幾有用。那 App 內置了推銷電話的清單,這樣你接到那些來電便可有所警惕,從而決定是否接聽。哈哈哈,好比 Browser 中的 adblock 呢。世界性來說可能無乜人會用,但局限於香港,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有用。大公司放眼世界,會開發這類小程式嗎?當然不會。但本地就有一些有心人去做了。

早前同均爺吹水,他說希望有一部開放平台的單反。真的推出來,都幾過癮喎。現在這些廠家不思進取,加兩個新 filter 都可叫做新型號。若真的開放平台,這類filter 真係會多到爆啦。一方面社群的力量令用家有更多野玩,令一方面廠家可減少開發軟件上的壓力,把注意力更集中在硬件上,最後也是用家得益吧。

說 Windows 已經末落,尚言之過早。Microsoft 在 Mobile Device 的市場落敗,已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