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29, 2010

香港教育隨想

其實好簡單,小班教育就可解決眼前的問題吧?

孫明揚真係隨口UP咁都得,搞小班就要由二百億變四百億?這個官都幾易做。當然班數多左,行政雜費增加實在免不了,但教育界人士沒有要求增添老師、校舍等,只是要求保留原本教育局認為過多的老師、面臨殺校的校舍,物盡其用。

Band 3 學校消除了殺校危機,Band 1 學校也不用「自願縮班」。

其實對於能力較弱的學生,小班教學才是迫切需要。自己也幫過一些能力較差的學生補習,有D真係無乜心機學野,但有心機的,我都搞不清他們為何成績差。但透過單對單的私人補習,或許較容易開口去問吧?又或者補習老師更留意到他們的弱點加以輔導,成績的確好起來。因此,我覺得如果個老師係有心去教,面對班中學生減少,定必可以花更多心神去留意每位學生,做到因材施教的效果。當然,我覺得社會上有部分老師只想保住飯碗呃飯食,薪高糧盡不知幾爽。可能有人聽到我這話不高興,但這個是客觀事實,每一行都有這種人,每一行都有有heart 同無 heart 的人,我不是單單針對教師。

當然我覺得終極做法,是要消除banding。但要做到咁,必先行小班教育。現在大班,就是工廠生產線模式,只會用一式一樣的材料製造差異極少的產品。只有工匠才有心力思索怎樣打造每件材料才可得到最佳效果。但用經濟效益去衡量,工匠在香港只會淘汰。

但歐美大國也行得通,香港就行唔通?因為人家唔係單從經濟,或者是短期經濟,去衡量每一件事。

孫公真係不枉為官多年,老奸巨呢。就如他所言:這些資料確實存在,全部也可公開,差在何時公開。

於是,選了一個合適的時間去公開。

結果,一下子大家也把注意力放在直資學校的問題,忘記了教育局、香港教育制度的問題。

就像毛主席、小布殊吧。不想自己成為公敵,就去建立新的人民公敵!

明眼人都看得出,有些直資學校確是有問題,但有些真係莫須有。甚至可能真係有如那些學校所言,指引不清楚,我沒看過有關指引架,純粹個人幻想,我有幾成相信架。

班官就係咁,唔會實牙實齒答你,你想問清楚了解多些,他們甚至笑笑口答你:大家明架啦。為乜?無為攬屎上身,有鑊的時後留下空間給自己推得一乾二淨。

對唔住,我唔明。

Sunday, November 28, 2010

空中看地球

奧海城對出的空地,現在有個名為空中看地球的相展,我覺得頗好看。展期至2010年12月26日,費用全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看。內裏展出攝影師數十幅由直升機上拍下來的照片。除了相片外,相展也帶出不少環保信息。

這是攝影師的網頁:
http://www.yannarthusbertrand2.org/

內裏的相片比相展的更多,但相展的放到很大張,我估約有一米闊,比起在電腦上看震撼得多。

我覺得這張很震撼
空中看地球
烏黑蘭切爾諾貝爾核電廠意外後,附近一個現已荒廢的城鎮。那種凄冷的感覺很強烈。

日落
展場日落

空中看地球
展場全景

空中看地球
展場360度全景

相展內也有攝影師的一張照片,掛著部 Canon 1Ds MK3,再加長炮。實在太厲害了!不是因為這些昂貴的器材,已是器材表面的傷痕,相機、鏡頭外殼有不少花痕,漆也脫掉了,露出內裏銀色的金屬表面。攝影師不懼環景的惡劣拍下精彩照片的精神實在佩服。

好的器材,就是無懼環境惡劣也值得信賴,而不是長放防潮箱的。

Kinect

Kinect

玩厭了 Wiimote 嗎?

有沒有聽過 Microsoft Kinect?看片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f44bWQr3jc&feature=fvw

Is it cool? Not reaaly.

早前均爺 send 了段片給我看,實在係勁!

Kinect 已被 hack。在 Windows, Mac OSX, Linux 等平台上均有 Kinect 的 open source driver。

Let's see the cool stuff.

原力控制 Browser。不知道甚麼是原力? The Force!沒有看星球大戰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1PVd5ck_Iw

3D drawin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rpu30vjCa4&feature=related

3D captur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W9of1Ud0uo&feature=related

Another 3D capture, and also using Wiimote as a controll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5O3eiVMVJk&feature=related

看來把多個 kinect 一併使用,會很好玩呢。

Kinect 作為遊戲工具,看來有點浪費。而且我覺得有些道具在手,玩遊戲時可玩性較高。無影軚盤實在不夠爽。不過看來作為操作介面或其他用途,Kinect 潛在著無限可能。

不知 Windows 7 SP1,或者下一代 Windows,會否加入 Kinect 操作介面?長時間這樣操作,雙手半天屌,實在很累,但若果不用長時間,這種操作也幾過癮。例如用 powerpoint 做 presentation,這樣指手劃腳,更可增添一點氣勢。

如果 windows 加入這種操控模式,我更有興趣知道 Mac OSX 會有甚麼反擊?要知道 Apple 不屑去跟 Microsoft,若 Apple 有新技術去反擊 Kinect,看來必會更另一劃時代的設計。有如當初 iphone 的 multitouch。Touch Screen 技術發展已久,但到 iPhone 出現,帶出一個新局面:Gesture control。以前 touch screen 只是類似 mouse 的用途。有了 iphone,大家在畫面上掃下掃下,不知幾過癮,其他廠商也紛紛效發這種操作模式。就算是以上的 Kinect 片段,也是 gesture 操控,不同之處只是不再需要在瑩幕上掃,而是在空氣上。

Playstation Move 的 opensource driver 也在研發中,不知會否帶來一些新刺激。但我暫時看來,好像沒甚麼特別,像是 Wiimote 的翻版。

不同之處, Wiimote 的 sensor 放在控制器上,探測放在電視上方的兩點發訊器,再加上控制器內的加速、orientation 等 sensor 來判斷位置。Playstation move 就相反,sensor 放在電視上,探測控制器上那光球,再加上控制器內的其他 sensor 來判斷位置。

數學上,我覺得 Wiimote 是有會較準確。透過該兩點的相對距離,可計出距離。兩點在畫面的位置,便可計出控制器的位置。兩點的相對位置,也可計出某程度上的 orientation 。但 Playstation move 上的圓球,無論你在哪個角度去探測,也只是圓球吧?不同的只有大小,即是只可以測得距離及位置,orientation 便須全靠控制器上的 sensor 了。

科幻片中的科技,近年已經來我們越來越近了。



P.S.
找回我寫的一篇舊blog,關於 wiimote 的,原來已經是兩年半前的事了。
http://deadfatboy.blogspot.com/2008/04/vr.html

Sunday, November 21, 2010

有趣的統計

用了 blogger 幾年,我一直也沒有安裝 counter,因為我也太在意有多少人會瀏覽這兒。

但數月前,blogger 多了一個 stat 的功能,看來也幾有趣,有趣的不是有多少人瀏覽這兒,而是其他統計資料。

這個功能,是由2010年5月開始。這些資料也頗為仔細的,有 all time, 最近一個月,最近一個星期,最近一日。在我這兒,最近一日的資料,其實沒有甚麼意思,樣本太小了。看看一些長時間的資料吧。

你們知道這幾個月來最多人看的是哪個 post 嗎?

是這個:
http://deadfatboy.blogspot.com/2010/05/blog-post_23.html
關於地鐵廣告的

第二位:
http://deadfatboy.blogspot.com/2010/07/o.html
再談O靚模

地鐵、O靚模也曾是 hit topic 吧?

Traffic sources 來看,我段估大部分也是 bookmark 了,或直接鍵入網址的朋友。

其次便是 google, yahoo 等 search engine。Twitter, facebook 也有。真是意想不到,因為我並沒有玩 facebook, twitter 等東西。

Search keyword,最多人用是 deadfatboy,我估是有些長期讀者,並沒有把網址 bookmark,只在 search engine 上鍵入 deadfatboy 來連接到這兒。事實上,我也做過一個很無聊的實驗,在 google.com.hk, google.com.tw, google.com, google.co.uk, google.co.jp……用 deadfatboy 來 search,結果的第一位,甚至首三位,都是來到這個 blog,當然也有些 serach engine 是例外,如 russia 和 brazil 的 google。哈哈,如果有人想用 deadfatboy 來作為品牌名稱,看來要向 google 花點金錢將自己的網頁推上搜尋結果的第一位。突然覺得 "deadfatboy" 這個當初咁頹想出來的網名很厲害,這個 blogger 其實很少人看,平均一個月也沒有一千人次,但也可在搜尋器上輕易找到,significant minority?????

令我忽發奇想,現在搜尋器如此強勁,如果我想製作一個不可能被任何搜尋器找到的 blog,但該 blog 是長期 keep 住有更新,不需要甚麼 login、加密等煩鎖步驟,只是用普通 browser 鍵入正確網址便可去到,這樣有可能嗎?

第二位,實在意想不到,是「古靈精探大結局」,不是看到這個結果,連我自己也幾乎忘記寫過關於古靈精探的文章。這套電視劇曾經很受歡迎吧。

如果以近一星期的 search keyword 來看,第二位是「吸血兒凶幾時出碟」。原來我也有知音人,我都愛看這電影。還是有朋友看過我的 blog 想找這電影來看?我買左瑞典版 DVD,可以借給你。如果美國版,我都期待中。

而近一個月的 search keyword 第二位,是「嫌疑犯X的獻身」,這部電影、小說出版多時,想不到還引起很多人的注意。我也有購買小說,不過沒有買影碟。

有些較 IT 的統計資料
讀者當中,最多人使用的OS,當然是 windows,第二位,是macos,正常得很。試估下第三位是甚麼?出乎意料,是Other unix!我不清楚究竟是甚麼,BSD之類?但肯定不是 Linux,因為另有一個叫 Linux 的項目。看來,我的讀者當中是無乜人用 Linux,因為只有20人次……相信是這功能啟動初期由我自己的電腦做成,後來我剔了選項,使那統計不記錄我本機的資料,Linux 的人次便沒有甚麼變化。那個 "Other Unix",比 iphone 和 ipad 還要多,實在出乎意料,會是甚麼人?是均爺、火星人在實驗室的 server 連上來嗎??如果不是,那應該是神袐的捧場客了。

看資料,原來荷蘭、俄羅斯也有長期讀者,我應該不認識的,多謝各位支持。

聽說大陸是不能上 blogger 的,也多謝翻牆出來的捧場客。

Browser 上的資料,也確認了 IE 的佔有率逐步縮少。
看 All time 的資料,78% 的人次使用 Windows,但只有 55% 的人次是使用IE。即是只有若七成的 windows 用家是用 IE!如果在三四年前,相信用 IE 的 windows 用家會有九成以上。

其實近年寫 blog 的數目大減。如果有更早期的資料,會是甚麼光景?

這些結果,還反映出這兒其實不太合大眾口味,我印象最深的文章,全不在最多人次觀看的數篇文章之內。只是作為朋友大家捧捧場吧。

支持香港申辦亞運

雖然我覺得申辦亞運係浪費金錢,搞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的時候又話無錢,不過政府又會有錢起高鐵搞亞運,經費仲可以一下子少一半都得。咁又係,歷來這類大型運動會也是超支收場,到時嚴重超支,你都吹佢唔脹。但我很抗拒搞亞運嗎?也不是,覺得反正就算不去搞亞運,這個爛鬼政府也不會好好用這筆錢去搞教育醫療社會福利,更不會好好幫香港發展下炒賣以外的其他實體經濟活動(噢,看報人家新加坡的生化科技,佔GDP的總額比去年上升了數十個百分點,香港?算吧啦……)斷估搞亞運都可提升些少香港的運動水平,令港人更注意一點運動和健康……雖然人人做野都做到要死,很多人根本無乜心和時間力可以 keep 住一星期運動幾日……

但同 wesley 吹水了一會,我發覺我們應該要全力支持政府申辦亞運。

點解?你看廣州亞運,十蚊雞的門票可以炒到上三千蚊!

到時香港搞亞運,我去炒番一萬張,那便可以一下子賺個三百萬,就算到時樓價升到仆街三百萬唔夠買樓,這也是一筆很可觀的首期!政府送份厚禮比我們港人,我們好應該好好珍惜呢,突然覺得我地政府好過澳門政府好多。澳門派錢,人人有份不勞而鑊。我地政府派錢,大家也要出點力去排下隊、賣下票,政府是為我們著想,不想養懶人啊!

清明上河圖門票,十蚊炒到五百蚊,網上購買每人限買四十張。哈哈哈,全數以五百蚊售出,這是兩萬元的收入!高過我一個月的薪水。相對於澳門政府的區區數千元,阿爺、香港政府對我們實在厚愛得多了!可惜那時我猜不出他們的好意,錯失良機!下次機遇到來,大家要好好把握啊!

哈哈哈哈,係,我認,我係痴左線,想買樓想到發瘋了。有朝一日,會走上《維多利亞壹號》這個瘋狂境界嗎?

失敗

我份人都幾失敗,連發夢也失敗過人。

昨晚發了一個夢,係夢入面,我在所讀的小學認識了一個女仔,我對佢很有好感。(係呀,地點是我以前所讀的小學,但看當時大家的裝束,是大學生模樣,個女仔是甚麼樣子?我現在完全沒有印象。)放學了,我和她慢慢離開課室,沿途有講有笑,慢慢下樓梯。去到某一層,一大班人湧出來,我和她失散了。在學校門口我等了一會,也看不見他的踪影,於是打電話給她。(我怎會有她的電話號嗎呢?看來也不是太失敗。)她說在花園金閣食 tea,我說過來找她,突然她話轉頭再打比我。(花園金閣是甚麼地方?在夢中我完全不知那是甚麼地方……醒來後,想起那就是上星期我和朋友去打邊爐的一間酒樓。)等了一會還未收到來電,我再打給她,她說已經上車離開了……

故事就此完結,我也醒過來。

Saturday, November 20, 2010

Skyline

看了電影 Skyline,港譯作《天凶之城》,個人覺得都幾爛,無論中譯戲名定故事都係咁爛,不是我杯茶。

這套電影當初我頗有期望的,災難片,通常都劫後重生,帶來一絲希望。結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而且還反傳統來過反高潮的結局……

這套可以說是災難片,又不是災難片。

科學家史提芬霍金曾警告:「不要嘗試接觸外星人…否則人類可能會慘遭屠殺﹗」,這是港片的宣傳簡介……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外星人侵略地球的故事。

電影內一些伏線,令我以為有出人意表的高潮,結果,到最後,乜原來咁就完架啦?

故事開頭,黑人男主角講到白人男主角好勁咁,想請佢過來幫手……我以為這白人男主角有甚麼特別技能,到後段會有關鍵作用對外星人進行反擊……結果男主角處處顯出懦弱。究竟留下會有希望還是逃走會有生機,都拖左好耐……到最後,白人男主角同佢女友走投無路,放棄……

故事中,不知是外星機械,還是外星生物,或者是 bio-mechanical,看似是靠人腦為「電池」。結尾,那些東西吸了男主角的人腦,但這和其他不同,男主角可以保持本身的意識,用外星軀體去保護女主角,然後故事就此完結,真係 O 晒咀……

是災難片吧,但不像其他災難片般的大美國英雄主義,沒有像 Indepentday (天煞地球反擊戰) 般成功的打倒外星人!也沒有劫後重生的一絲希望,像2012、 The Day after Tomorrow (明日之後),甚至連 War of the World (強戰世界) 般外星人不適應地球環境自動死亡也沒有。最後結局其實灰爆,沒有任何明示暗示,人類仲有得救,看來人類會就此滅亡……

這一切一切,其實令我想起這個金融市場。以前,美國人是相信無野係搞唔掂吧,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機,一次又一次的救市措施,又再一次又一次把全球經濟推上高峰,心底裏大家都對未來存有希望,就像那些災難片中,無論是甚麼災難,我們人類總能頑強地生存下來,未來還有光明的。

現在,QE1後又QE2,還會有QE3嗎?作為市民,唔好講到炒炒賣賣賺大錢發大達,只是想保護住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但入市又驚爆煲,不入市,又眼白白看著銀紙貶值,正如戲中男主角,究竟走好定唔走好呢?或者我們的結局就像這電影般灰暗。

Saturday, November 13, 2010

Unstoppable

看了電影 Unstoppable,港譯《煞破天劫》,OK,但有被騙的感覺。

入場前都大概知道劇情,一列運載危險品的火車失控,一個鐵路老手同一名新丁設法化解這次危機……

這類二人合力化解危機的電影,荷里活拍過很多,例如 die hard 3, die hard 4, speed……很多很多,當中我最鍾意的一套,可能大家都唔會有乜印象,叫做 The Negotiator,中譯《無數講》。

一人去化解危機,通常都會變成個人英雄主義。二人的話,其實也頗英雄,不過就多了點火化。兩人可能會很多方面也合不來,但同心合力去解決一個問題,感覺很好。

究竟 Unstoppable 哪裏令我覺得誤導?就是在電影海報上,那火車頭印了一個放射性危險品的標誌。當時我心想,怎會在火車上運載這類物品?難道是涉及走私軍火、跨國罪行、特務……等等驚天大陰謀。結果,戲內的只是一些易燃化學品,危險,但同核武相比是小巫見大巫吧!?

騙人的海報……

或者祖藍同亞男要出來向我講一句:「你諗多左啦!」

無錯,只是我一廂情願去胡思亂想罷了。

美版海報


港版海報,留意車頭

Tuesday, November 09, 2010

十蚊注

在今天,六合彩加到十蚊一注。

這個歷史時刻,又有三千五百萬金多寶,捧下場吧。結果,一個字也沒有中。

三千五百萬都算金多寶?別忘了,我們付出了兩倍金額!

十蚊注,買3T會較易中。以後除非有大彩池,否則都不會去買六合彩。

這個就是「通脹」吧,哈哈哈哈))))))

Saturday, November 06, 2010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Conditional Probability,中譯「條件概率」。中學時大家也學過吧?忘了是甚麼?看看以下示例:

某袋內有 8 個紅球、2 個白球。從袋裏逐一隨機抽出 2 個球,且抽出的球不放回袋中 (without replacement)。已知第一個抽出的是紅球,求第二個抽出的是紅球的概率。

答案當然不是 8/10,第二次抽球的結果的概率會受第一次抽球的結果影響。
因為第一個抽出的是紅球,所以袋裏剩下 7 個紅球和 2 個白球。因此,答案是 2/9。

這例子中所求的便是一個條件概率。

已知事件 A 發生的情況下求事件 B 的概率,這是一個條件概率,以符號 P(B|A) 表示。

在我讀中四、五的年代,沒有引入 P(B|A) 這符號。在以上例子,如果要求抽出兩個紅球的概率,就會這樣寫出來:

P(兩個紅球)
=P(R1)*P(R2)
=(8/10)*(7/9)
=28/45

但情況如果變為「抽出的球會放回袋中」,即是 "with replacement",寫法依舊,但數字不同:
P(兩個紅球)
=P(R1)*P(R2)
=(8/10)*(8/10)
=16/25

老師也不會提甚麼條件概率,總之心入面知道是 with replacement 還是 without replacement,寫出正確的乘式便行。那時也不需要學習以下公式:
P(A|B) = P(A and B)/P(B)

不過於早幾年(2006)的會考數學課程中,也引入了條件概率的概念及以上公式。於是以上抽球問題,便可列式如下:
P(兩個紅球)
=P(R1)*P(R2|R1)
=(8/10)*(7/9)
=28/45

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要求學生更注意涉及的事件是否「相關事件」(dependent events),如在上例的抽球問題,球是否須放回袋中。

不過我個人覺得,要學習那個條件概率的公式,以我過往的學習經驗來說,我覺得幾深,可能是我自己習不得其法。

那公式,是我到中六應用數學課程中才接觸。那時意會到,原來過往抽球中不把球放回所計算的,是一個條件概率,去到這裏也沒有甚麼大問題。但再學那條公式,問題就出現了。

這個不是數學問題,是我個人的感觀問題。

「已知事件 A 發生,求事件 B 發生的概率。」
無問題呀,把數字代入公式便可。我搞得清哪事件是已知,要求哪事件的概率,無問題呀。

再以以上抽球的例子,有時習題可能會這樣問:
(a) 已知第一個抽出的是紅球,求第二個抽出的是紅球的概率。
(b) 已知第二個抽出的是紅球,求第一個抽出的是紅球的概率。

(a) 沒有甚麼問題。但那時候 (b) 簡直令我瘋顛。當時我在想,既然知道第二個抽出的是紅球,你不抽第一個球,哪會去抽第二個球?已抽了第一個球,即是知道它是甚麼顏色,為何要求概率?

相信大家都看到,我那時的 Mathematics maturity 或者太低。

這情況聽落很怪,但這種「已知………發生,求………發生的概率」,其實係數學上係 well defined object,按定義去做便行,實在想得太多了。那時候我糾結於現實中的「先」和「後」,令我對條件概率很迷惑。

其實應該放開先後的概念,不過我見過不少文獻在講授條件概率時也有用到先後的概率,例如這樣定義:
在事件 B 已經發生的情況下事件 A 發生的概率。
不知會唔會有學生出現與我一樣的困惑?
我覺得這樣講較好
在事件 B 發生的情況下事件 A 發生的概率。

而事實上,亦不是已發生的就是肯定的,早前作題目,我想過一個例子。

會考中的多項選擇題,某條有多少百分比的學生選了A、多少選了B、多少選了C、多少選了D,這些資料考試局是有齊的。知道有幾多幾多百分比的學生選中正確答案又如何?學生可以瞎猜吧!無錯,學生是可以瞎猜,但你也可以從這些資料估計出真正有多少學生知道正確答案。

如果某條多項選擇題有四個選擇,結果有 80% 的考生選中。現在看看究竟真正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該題的答案。當然,事前我要作出一些合理的假設。我假設知道正確答案的必會選出正確選項,不知答案的必會從四個選項中隨機選一個。
設 A 為學生知道正確答案的事件,B 為學生選出正確答案的事件。
設 x% 的考生知道正確答案。
於是
P(B)= P(A)*P(B|A)+P(not A)*P(B|notA)
80% = (x%)*(1)+(1-x%)(1/4)
得出 x = 73.333333....
這個才是 80% 背後的意義。我們本身無法知道真正有多少學生知道正確答案,但就可以用條件概率去作估計。

這類例子,一般講解條件概率的書籍皆有提及,例如檢驗某病毒等例子,但甚少會再去討論當中的用意,其價值貶為一般示例。

或者只是基於我的無知而小提大做吧。

不過,條件概率實在是概率論中一個很強的工具,一定要好好理解。

Thursday, November 04, 2010

再談 Let Me In

在香港踏入上畫的第三週……還算上畫中嗎?想去看的話都幾難找到適合的場次……

不過,我都覺得這套是很正的電影。

2010年,暫時我覺得最正的電影是 Inception, Let Me In, Kick-ass。

是香港的宣傳太少嗎?

看 wikipedia,原來 Stephen King 有以下的評價:

"Let Me In is a genre-busting triumph. Not just a horror film, but the best American horror film in the last 20 years. Whether you're a teenager or a film-lover in your 50s, you'll be knocked out. Rush to it now. You can thank me later."

死肥仔按:留意係 "best" American horror film,不是 "most horrible"。這點我很同意,Let me in 的賣點不止是驚慓,驚慓只是小部分。我覺得是 best vampiric romantic film。《吸血新世紀》拍埋去簡直係垃圾。

未看過的朋友,是你們的損失。想看小說或瑞典版電影頂癮?大路一樣,但細節、調子也和這個美版 Let Me In 很不同。等出碟吧。

**************************************************************************
上文提到,Inception, Let Me In 和 Kick-ass 三套電影,Chloe Grace Moretz 主演了兩套,就是 Let Me In 中的 Abby 和 Kick-ass 中的 Mindy/Hit-girl。在 Kick-ass,Chloe 算是最重戲份的女角,但我覺得這不是女主角。Let me in 中的 Abby 才是真真正正的女主角。

在看 Let Me In 時,我完全沒有為意兩個角色是同一人飾演!兩個角色的差異很大,實在佩服她小小年紀已經可以演出得咁好,而且還不是焗限於某一類型的角色。

除了這兩套外,我還看過 500 Days of Summer,Chloe 也有份演出。

看了不少有關 Let me in 的訪問片段,以吸 youtube 上一些 Chloe 的短片,看來 Chloe 的真人應該與 500 Days of Summer 和 Kick-ass 中所演的角色性格相似。在 Let Me In 中飾演一個原全不同性格的角色,還要是首次正式擔任女主角吧,也如此出色,更覺她厲害。相信未來的日子她還會有很多演出機會。

超級區議員

提名門檻,是 15 人。白鴿黨當日力挺政改,不知今日有何感受?
或許,無乜感受,意料中事,出來吠兩句只是做個樣吧。卿姐當日話若提名門檻過高會引疚辭職,結果咪又係得個講字。
又一次引證了,共產黨的話哪有一句可信,或者現今要加埋白鴿黨。
算啦,政治嘛,政客的說話又哪有一句可信,一切也是利益。

15 人的提名門檻,按現今的區議會議席分佈,若政黨間不合作,只有民建聯、民主黨和民協能獨力提名自家人去參選。

少些對手,或者白鴿黨更為高興?

不過,競選經費又點搞?

看了一會議事論事,民主黨議員上屆參選立法會,有的要自己賣樓,有的要向黨借錢,至今尚未還清。而民建聯呢,百多萬競選經費全由黨去支付。

人家的少壯派可真是少壯,不像白鴿黨咁GEI年紀叫少壯派也不面紅,又不用賣樓,有志從政的應該識揀啦。

不過兩年後係咩世界,有邊個知,或者2012世界末日,又或者白鴿黨到時也有他的大水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