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5, 2009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首傳誦千古的《靜夜詩》,是有詩仙之稱的李白之經典作品。相信沒有一個中國人未曾聽過。

最近讀到一則舊聞,知道這個版本是在明、清開始流傳,再之前的版本是這樣的:
床前看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
低頭思故鄉

不知這個版本是否李白的原作,但我覺得這個版本好得多。
以前我覺得「床前明月光」中的「明」,應作動詞,但又解不通。這個較古老的版本,看月光則通得多了。看那篇報導,還說一首詩出現兩次「明月」,不合格律。較古老的那個版本沒有這問題。

改完更差,點解明清學者要改李白的大作?真係唔知……

我覺得可能同方言有關。

以前看過一些文章,其實我們南方人用的漢語,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音調、用字。年代月晚,我們中國的政治中心越往北移,可能因此令北方漢語有了優勢。試用普通話念那個較古舊版本的靜夜思,念起來不及新版動聽的。或許明清的學者就是這原因把詩改掉。

真不明白學中文點解要學普通話。現在小學生,上中文課也用普通話,頂!北大人控制了這個話語權。普通話咪又係方言,北京人的方言。去台灣的討論區如果打「香港文」,會比人圍剿,話你用外星文。其實很多台灣文我們也未必看懂。白話文=普通話?大把所謂白話文,一大堆北京土話,南方人也不會看得懂。

有一排流行國語唐詩光碟,賣晒廣告,但我覺得很難聽。念唐詩還是廣東話好聽得多。

堂堂偉人的大作都可改掉,讀到這舊聞不禁心傷。如果蒙娜麗莎的微笑出現在中國,幾百年後所流傳的會是惡搞版嗎?

無法啦,這就是命。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