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18, 2011

公屋

早前同父母傾談,一句說話,實在令我耿耿於懷。

「阿仔,早知你一夠十八歲時就去申請間公屋啦。」

十八歲,中七畢業,入大學,零收入,合資格申請公屋。現在工作幾年,自己申請公屋一人單位,入息當然不合資格,但又無本事獨力租樓買樓,依然與父母同住。

比著當年對我講同一番話,我實覺得我有手有腳,前途是怎樣雖然難以預料,但條件也比很多人好得多,申請公屋,留待比更有需要的人吧。

但現在?我依然有以上的想法,但眼見樓價高企,自己工作數年也沒有能力買樓。工作與金融地產無關,也不是醫生律師等所謂專業人士,越來越覺得就算怎樣,也沒有本事置業。他日就算要搬出來,也是被迫捱貴租,更加沒有儲錢的能力。自私的講句,我對社會毫無貢獻嗎?至少我也是有份正當職業努力工作,為何炒炒賣賣的反而賺到錢?政府對我這階層的人士有何幫助嗎?申請公屋就是一個幫助,應該趁有資格時去申請!

好矛盾架,一方面覺得社會上有很多人比自己更有需要。另一方面自己的私心告訴我應該去做。

不過現在我都沒有這個資格,不應多想。

曾看過兩篇文章,王維基說現今社會現象,很多人埋怨這個社會沒有機會給年青人,然後他數了數點說現今年青人創業機會實在多得很:
年青人的機會(一)
年青人的機會(二)

但我想社會上總不能人人也做老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做老闆。我只想努力工作賺取人工,不是想過十分豪華的生活,但也希望可滿足基本要求,偶爾滿足一些物慾娛樂一番。這在現今的香港,看來是奓侈極了。

曾看過一個新聞節目,訪問過一個工廠女工,她在幾十年前打份工廠工可以常常去歐洲旅行。而我?從未踏足過歐洲。

也聽過工廠女工勤力工作供數層樓的事件。

這個年代是不可能發生了。

除了回鄉,父母未帶過我去旅行。自己出來工作後,也只是去年才首次乘飛機,到越南玩了數天。

為甚麼會去旅行?一來未去過想試下。二來,越來越不知道儲蓄是為了甚麼,節儉到頭來得到甚麼?反正買樓也沒這個本事,拿些錢來開心下。花些錢,可能買到一點開心吧。

近一兩年,我真的大洗了,洗錢放縱了。

剛巧今日看了篇文章,作者提到:「可能由於自知買樓無望,他們連儲蓄的動力也沒有,節制力不足的,可能還要欠信用卡數。」(施永青:買樓靠父母有社會後遺症)

放心,我未去到周身卡數的境地,但也心同感受。

坦白講,很多方面,近幾年我都無以前咁灰,但一講到樓、錢、同埋睇香港這個社會,實在悲悲悲。

或許看少一些新聞,看多一點其他書籍,思考多一點理性問題,我會過得再開心一點。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