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movie.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movie. Show all posts

Sunday, April 26, 2015

Avengers 2

大家看了 Avergers 2 未呢?

近年 Marvel 電影在世界各地都好收得,長拍長有。Avengers 2 在香港上映的首個週六,據聞上映 1000 場,加上票價高昂,相信要成為 2015 香港票房冠軍不是難事。

小弟也撇下老婆 (其實係佢唔要我 XD),自己去睇了一場早場。頂,2D 早場都要 $70,於是比多 $10 睇 3D 早場。

好唔好睇?這個問題,有些難答。



(以下內容會有劇透,請自行決定是否看下去。)





如果對之前的 Marvel 電影印像不深,只看過 Avengers 1 ,其他系列知道大要但無乜印像,相信對 Avengers 2 絕對收貨。故事交代幾好吧,承接 Captain American 2,SHIELD 被 Hydra 滲透已經瓦解,Avengers 獨力擔當保護地球的責任, blah blah blah……

但像我這種人,雖然無睇過 Marvel 漫畫,但假假地對 Marvel Studio 的電影全部捧場,看罷 Avengers 2 令我有很多疑問。最大疑問,是 Iron Man 系列,特別是 Iron Man 3,如何與 Avengers 2 承接?Iron man 系列在整個 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 中,除了引入了 Iron Man 此角色,還有甚麼作用?

這點是不容忽視的。Avengers 是史上票房第3位,而 Iron Man 3 是史上第 7 位,相信不少人看 Avengers 2 前都看過 Iron Man 3,或會與我類似有以下感覺。

1.  震撼力不足
Avengers 中的紐約事件,外星人來到地球打到九彩,又有大型機械,敵人人數眾多,很震撼啊!

Iron Man 3,亦是對付人數眾多的敵人,幸好有數十套戰甲由電腦操控一起應戰,人多鬥人多,也很震撼。

但到了 Avengers 2?不是打外星人,無錯,敵人係人數眾多,但 Iron Man 3 時也有數十套戰甲搞得掂,為何這集要由 Avengers 出手?雖然 Iron Man 3 片末已交代 Tony Stark 已把數十套戰甲毁滅,但奄尖的觀眾,當然希望有些新意,有更為震撼劇情吧。

單在視覺震撼上,Avengers 2 是令我失望的。

2.  沒有新鮮感
雖然各套 Marvel 電影也是化解危機,但 Avengers 2 特別無新鮮感。回顧一下:

Phase 1:
Iron Man,Thor,Captain America 的第一集,角色首次登場,當然新鮮感十足。
Iron Man 2,Tony Stark 經過迷惘、墮落,再帶出一些覺悟。
Avengers,算是是整個 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 的一個小結。大堆頭、大場面、大卡士,難得一件的大製作。

Phase 2:
Iron Man 3 發生在紐約事件之後,觸及 Tony 的恐懼,再加上數十套戰甲的壯觀,目不暇給。
不過,回憶番 Iron Man 系列,我就覺得除左引入 了 Tony Stark / Iron Man 此角色,Iron Man 系列對 Avengers 以及整個 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 是無關重要的。最多只是片末交代些少觸及 SHIELD的場境,以及 在 Nick Fury, Agent Coulton 在曾提及 Avengers計劃。但不提就做唔到下去?咁又唔會吧?
Thor 2,看似與 Avengers 無乜大關係,但當中觸及另一粒 Infinity Stone,是往後的伏線。而且部分情節發生在另一個星球 (Asgard),畫面上有不少新鮮感。另外,對Jane Foster (Natalie Portman所飾) 的描寫也較重,有不少文戲,我覺得好睇過 Thor 1。
Captain America 2,講及 SHIELD 的瓦解,為往後的 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 帶出變數!亦對 Captain 個人冰封重生後的心態有深入描寫!
Guardian of Galaxy,哈哈,與前述英雄片截然不同,如果不是宣傳介紹,我呢類非美漫迷真的不會知道與 Marvel 有關。香港票房麻麻,但美國好收得,高過 Captain 2。當中更講及 Infinity Stones 以及 Thano,相信會對 Avengers 3 有很大關聯。
來到 Avengers 2,oh, 又是拯救地球危機。英雄眾多大堆頭,但如前述般又不及 Avengers 1甚至 Iron Man 3 般誇啦啦,與我期望有落差。
又是英雄眾多的關系,很難對他們有深刻的描寫吧。兩套Avengers都係,最深刻係 Hawkeye 及 Black Widow,可能由於本身沒甚麼特殊能力,所以兩套中都有較多的描寫。Nick Fury 今集無乜戲份,這個大家長的責任部分也落在Hawkeye身上,所以比上一集更搶鏡。
上wiki一看,Avengers 2 並不是 Phase 2 的完結之作,還有一部,就是七月上映的 Ant Man,希望會有較大的驚喜。

3.  Iron Man 3 究竟是甚麼位置?
基於 Avengers 1的紐約事件,Tony Stark 對外星人入侵有一種恐懼,於是 Iron Man 3 不斷制造戰甲。片末交代把戰甲毁滅,自己亦做手術,身體無需要 arc reactor。但怎樣接去 Avengers 2?片中沒有交代,或許 Arc reactor 只裝在戰甲上吧?片中沒有提及 (或許在我去洗手間的數分鐘內提及我 Miss 左?)
另外,Avengers 2 中沒有數十套戰甲,但 Tony Stark 仍做左數個無人控制機械來幫手維持秩序。這是基於甚麼心態?片中有描述 Tony 對紐約事件的陰影揮之不去,覺得應該要做多一點,既然如此,新系統是否應該比 Iron Man 3 時更強呢?但並不見得……

最初 Ultron 人工智能系統,講到好勁,應該勁過本身 Tony 的 JARVIS 吧?Ultron 有了自我意識,認為要消減人類,它亦制造了大批無人機械人,哈哈,作為觀眾的我,亦不覺得 Ultron 的眾多機械人,會比起 Iron Man 3 由 JARVIS操控的數十套戰甲厲害。

我覺得 Avengers 2 的製作人,完全忘記了整個 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 中已拍過一部 Iron Man 3。
Tony Stark 因恐懼製造了數十套戰甲,到了 Avengers 2,又係基於同樣恐懼,製造了 Ultron!?那麼,Iron Man 3發生的事件對 Tony 有甚麼影響?在 Avengers 2 沒有觸及,纏繞著他的繼續是紐約事件。
數十個物體飛來飛去的畫面,Avengers 已出過 (外星人),Iron Man 3 出過 (戰甲、敵人),Avengers 2 又出?論外型,Ultron 的機械人像是 Avengers 1 的外星人與 Iron Man Armors 的混合,真是慳水慳力。

這集的重點,相信是使各人知道 Infinity Stones 的存在,並猜測有人背後做緊野。為Avengers 3 舖路,

雖然對 Avengers 2有不滿,但情況許可的話我相信日後還會入場。

Ant Man,雖然未知故事如何,但如前述作為 Phase 2 的結束,應該有睇頭!

雖然沒有 Iron Man 4,但有 Captain America 3,應該是 Iron Man 與 Captain America 雙主角吧?故事是關於 Super Human Registration Act,美國希望立法,要有特殊能力的人進行登記。漫畫中
Tony Stark是支持立法的一方的代表人物,Captain America 則是屬於反對的一方。這個框架對故事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不知會否像漫畫般,Steve Roger 被暗殺,由 Captain America 2 中的 Winter Solider 擔當美國隊長。

Spiderman,Marvel Studio 與 Sony 傾掂數,往後蜘蛛俠極有可能在 Avengers 中出現!

不知 Marvel Studio 何時才可收回 X-men 系列的版權?Avengers 2 中出現的 Quick Silver 及 Scarlet Witch,已經與之前 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中出現的角色很不同,因為事實上他們亦是 X-men 的角色,但版權所限,竟然不可以作為 Mutant?實在有點……

雖然上兩套 x-men電影都好看,但相信一眾fans更想看到狼人、磁力王等在 Avengers 中出現。



Sunday, August 18, 2013

末世浩劫

明珠台重播電影末世浩劫(End of Days)

一個有關千禧末日,妖魔降世的故事。

講真,呢套片真係爛爛地,但對我來說有其他意義。

電影上映時,應該是中六中七的時代,我們一班中學認識的朋友,多是身住荃灣葵涌的屋村仔,平日很少去 wet。心血來潮,大家趁著這個不記得是平安夜還是除夕的日子,出「市區」興眾同樂,熱鬧一番。當晚還看了這套電影,哈哈哈,這個大日子,當然難購買,好似坐第二行呢。

一班十來歲的小伙子,嘻嘻哈哈,無憂無慮,有說有笑,四圍與人迫過,哇哈哈哈)))))
這就是青春,這就是我們的那些年。

迫過玩過試過就算,大家也覺得這不是大家所追求的生活?之後也一直未搞過這類活動。

臭機於一兩年前陳發起過?是渴望尋回當日的青葱歲月嗎?哈哈哈,不如大家今年也去扮下後生出去 we we wet wet 過一晚~~~

電影,做完了;千禧年,亦無驚無險地度過。世界末日?未見發生,但香港的末日計劃,原來已在早三年開始進行……

Monday, July 16, 2012

Amazing Spider-man

看了電影 Amazing Spider-man (蜘蛛俠之驚世現新)。

其實之前我觀看的意慾不大,因為我覺得上一套三部曲也是不久前的事,現在又推倒重拍,實在是騙財。神推鬼撞之下,結果去看了早場,哈哈,我對美式英雄電影真是有個情意結。

或者想給觀眾新鮮感,這一部講述蜘蛛俠的身世與前作略有不同,上部講述 Uncle Ben 之死,與小時候看無線卡通片大概相同,不知道這個電影引入是否原創呢?

老實講,我較喜歡舊版的背景。

舊版中,主角單純為了討好 Mary Jane,為了賺錢,利用異能去打黑市拳,是一時想歪,間接令 Uncle Ben 死亡,但也是一片赤子之心,流著英雄的熱血,兒女情長啊!

新版中,首先不知為可走去找 Dr. Cornnor?純粹為左相認?但又沒有追問關於父親的事情,條方程如何得出,明明是自己阿爸想出來,又要指指自己個頭,讓人誤會是他自己想出來?古古惑惑,有何居心?為了搞研究而不聽電話忘了去接 Aunt May?這是甚麼行為?那一刻對相處十幾年的親人像是沒了感情?我覺得這不是超級英雄應有的心態,就算那時未成為超級英雄,但本性難移啊!這種心態我覺得是瘋狂科學家,他日會去做壞蛋!

雖然前作也是千禧後的電影,但那個蜘蛛俠時代背景很老土,像原作漫書留在六七十年代?而新作則現代得多呢,新款手機、電腦。不知是否為 Avenger 來作配合?前作個背景食入 Avenger 的時代會格格不入。

據聞新作也是三部曲,不知道接下來有甚麼歹角,會和舊作重複嗎?Green Goblin, Dr. Octupus, Venom 等等經典角色已出場,新系列會考慮其他歹角?但 Green Goblin 實在經典。Green Goblin 殺死 Gwen Stacy 更是經典中的經典!不過本集對未來的伏線交待不多。片中的 Norman Osborn 是個等死的有錢佬,或者就是往後發明了藥令自己唔使死還成為 Green Goblin?

上個系列,我很喜歡 Peter, Harry, Mary 三者的恩怨情仇、友情愛情貫穿三部曲。

但今個系列的第一部,只有片末的神秘人,以及Peter 和 Gwen 的愛情線來吊觀眾口胃。

暫時,我覺得新不如舊。

Thursday, May 10, 2012

Avengers

文章出街之時,相信不少朋友已看了電影 Avengers (復仇者聯盟吧)?

見過葵芳百老匯一天廿幾三十場,當中只有兩場不是播復仇者,但中間有利位置也一早售罄,實在厲害!

我當然看了,多謝鬈毛幫手買票。當晚我懷著兩分肚餓三分沉重和四分擔心的心情,在雨中來到荃灣百老匯,一行六人入場觀看。

之前 Marvel 每一套電影我都看過。看這類美式英雄電影,確實有點冒險,有不少只是打打打賣弄特技 CG,少有出色的故事和感人的情節,但潛在我心內的熱血細胞驅使我一定要看 Avengers。

結果,Avengers 沒有令我失望!

我覺得 Marvel 拍的電影,最好看是 Avengers,第二是 Ironman 第一集。

spiderman 三部曲整體上看我也覺得很正,獨立每一部都有不足,但三部的整體性交代主角間的恩怨,實在不錯。漫畫人物同是 marvel,但電影版 spiderman 不是 marvel 拍攝,亦可能這版權問題,所以電影 avengers 沒有 spiderman。我個人很想狼人出現呢,可惜沒有。哈哈,但如果有狼人、鐵人、雷神這三個神經佬碰在一起,這可能又是另一危機 :P

我喜歡 Avengers 的團隊精神!

由一盤散沙各顧各,由美國隊長努力維繫,Agent Coulson 之死激發眾人,再加上 Nick Fury 推波助欄,終於整合到這班人聯手解決地球大危機。

幾經艱苦,終於完成任務。

一大班人齊手去完成一些看似沒有可能的任務,實在很熱血,我都試過,很想跑上山頂大叫……

哈哈哈,但背後的辛酸,背後的犧牲,又有多少人知繞?

復仇者聯盟,I like it~~

Sunday, February 26, 2012

Underworld 4

妖夜尋狼系列 (Underworld) 竟然來到第 4 集,去捧場一下。

這系列故事講述世上是有殭屍和人狼,兩族有不共戴天之仇,數百年來不斷戰鬥……

之前三集我也覺得不錯,除了動作場面,還有一個新的角度詮釋殭屍和人狼,加上男女主角當中的愛情故事,令故事剛柔並重。

首兩集是有直接關連的,背景發生在現代,第二集還有講及兩族的誕生。而第三集屬前傳,交代兩族結怨的原因。第三集的男主角是第一集的重要配角,狼族的首領,女主角則是新角色。雖然男女主角不同,但仍保留著愛情線。

其實看到第二集,我發覺了當中一個時序上的矛盾:
女主角 Selene 應是 Lucian 率領 Lycan 作反後才出現,因為在第一集所見她對事件一無所知。
但是,第二集又交代 Selene 其實是一個牢獄建造者的女兒,該牢獄是用來困著狼族始祖 William,不過 Lucian是數代狼族的後代,DNA 進化,是 William 之後的事。第三集講述 Lucian 的事情,亦未見 Selene 。那麼,Selene 是先於 Lucian 的出現還是後於 Lucian 的出現?

哈哈,其實這疑惑一直在我心中,但又不見有人多提……

算啦,說回第四集。

我以為舊有的男女主角不肯繼續拍這系列,才有第三集的前傳誕生,想不到會出現第四集。

故事背景回到現代,第二集事件後,殭屍和人狼的事情在人類世界暴光,人類對兩族進行大清洗,最終女主角被冰封作研究,12年後一次意外終於騷醒……

以後變成兩族與人類的對戰?哈哈,原來背後也是兩族的積怨。

我不喜歡這集,這集是三級的,我不記得以前是否三級,但很明顯這集的畫面比以往更為暴力血腥 ,而這套三級片只賣血腥暴力而沒有性感,實在有點浪費XDDD。故事薄弱,沒甚麼驚天大陰謀,很容易猜出結局。亦沒有男女的感情戲。12年後女主角醒來,發現自己多了個女,但兩母女的對手戲不多。全片變成以動作為主,哈哈哈,我差點以為自己在看 Biohazard  (外型上我覺得 Selene 與 Jill 也有點相似)。

這套還是 3D,呃錢!看早場也要 $55!

Monday, November 14, 2011

星空

看了電影《星空》,很好看。

近期真是台灣電影的天下,接下來的《太陽旗》和《彩虹橋》也不容錯過。

看介紹,有人話這是最似幾米繪本的幾米電影,其實我從未看過幾米的繪本,看罷這電影後也想看看原著的繪本。在書局看見有一本叫《星空仰望》的作品,想過購入,後來發現原來那是與《星空》不同的。

近期另一套熱賣的台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那是一套熾熱奔放的電影,而《星空》則是另一種格調。兩電影同是和青春有關,但《星空》則是內儉和靜逸之作。

兩位年輕演員也很出色,感情自然流露。少年人,未必一定是《那些年》中柯騰的那種狂傲幼稚,其實不少更像《星空》中小傑的單純靦腆。沒有甚麼追女奇招,只有兩個少年人純真地自然走在一起的 puppy love。

看這電影,很大程度是被那張男女主角躺在小船上仰望星空的劇照所吸引,那個感覺很舒服。

有一點大家要注意,如果一丁友無無聊聊想看電影,還是別選這套,這套戲孤獨的感覺很強烈,特別是一開首十數分鐘,內容,加上用色和音樂,孤寂的感覺滲入我心窩,很冷。內裏還有不少內容帶出這種孤獨感,如小美去找爺爺、小美與媽媽跳舞……真的快樂嗎?實在很孤獨……

實在慶幸有朋友陪我看這電影,但看罷後心情還是沉了下來。

Thursday, November 03, 2011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電影是近期大熱,不少朋友甚至連小說也讀畢,我也不執輸入場看看。

看之前,有些較我早看的朋友都對該電影大讚特讚,但其實我也有一點怕,一來我比較怪,多人看我又未必喜歡看,二來那些朋友都是女性,作為男性會否有其他看法呢?

哈哈哈,看罷後其實我覺得男觀眾應該感覺會更強烈,想不到這電影在女性市場也很受歡迎。

(有多少香港女觀眾不知道電影中「打手搶」的意思?香港俗語一般稱為「打飛機」,明白嗎?男性自慰的俗稱。)

每個人也青春過,片中不少讓人覺得好看、好笑的地方,相信大家青春時代也有類似經歷。

課室打手槍一幕確是變態,但勾起我一個已淡忘的變態傳聞。哈哈哈,高中時我坐得較前,看不見你們在後排的搗蛋,一直也不知該傳聞的真偽,下次見面真的要向你們印證一下 XD。


記得你們在後排食壽司…無我份  :(

每班也總有一些較清純的女同學,我們幾個男生實在太不正常了,為甚麼我們那時沒有想想去追下女同學?沒有讓我們一起去競爭的對象?人家靠溫書培養感情,我們幾個拿著本附加數學課本死做爛做去鬥快,贏了分數又如何?浪費了我們的青春啊。

「同齡的女生,通常也比男生來得成熟」這句話令我頓時沉了下來。我想所有年青過的男生,無論有沒有拍過拖,只要愛過,都應該有所感受。哈哈哈,我的幼稚?或許,就是我不承認我自己幼稚。就算真的幼稚又如何?有錯嗎?

記得電影上畫前,書局有不少《那些年》小說,完場後去書局八卦一下,果然一本也沒有,又是我們香港人一窩蜂的習性。不過若不是一窩蜂,我也不會看這套好戲呢。哈哈,有點意欲去看多一次。

每班朋友之中都會有一個胖子,不知道我這個死肥仔在你們的回憶中有著甚麼份量?一定與電影不同,電影中的胖子是那班男仔之中唯一一個追到女主角,很勁啊!你們記憶中的死肥仔又如何?

Saturday, October 29, 2011

再談潛逃時空

雖然這套戲我覺得麻麻,但當中有句對白令我想了一會:

You have a nice watch.

戲內,每個人的其中一條前臂(好像是左臂)有一個計時器,上面會顯示你所剩下的時間,逐秒逐秒地倒數,全歸為零便會即時死亡。而另一條前臂,臂內應該有感應器(表面上看不見),每當要交易就要用「時間」,用儀器在這前臂嘟一嘟,像我們用八達通。二人亦可兩臂相交進行「時間」交易,甚至偷取時間。

在戲中,有個有錢佬唔知乜事來到貧民區招搖,引來賊人注意,成班賊人來到酒把,那個頭目對有錢佬說:「You have a nice watch.」,並不是指那有錢佬有隻名貴手錶,指的是他手臂上顯示他有很多時間。那地區的人民通常只剩下一日半日,每日工作賺取時間過得一天得一天。

後來故事一路發展,我留意到一樣東西,就是看不到手錶的出現,但這個世界依然是有時鐘的。或許這是美術上的問題吧,這種使用時間的方式,手錶實在有礙觀感。但是,手錶真的可以缺少嗎?

俗語有云時間就是金錢,戲中就是這個設定。但是,時間真的可以等於金錢嗎?時間有超越金錢的功用。那就是作為一個公共的絕對指標。例如我約你去食飯,難道約你「當我剩下1日零10分鐘時我們在那餐廳見面。」這樣做是不可行的。

於是我又係到諗,不用手錶,也有其他代替品,例如我們的手提電話也有顯示時間。奇啦,手提電話!想起來,這套戲有沒有出現過手提電話呢?印象中未見過主角用手提電話,窮到連手提電話也負擔得起?打勒索電話時,也是在街邊電話亭,打去人家屋企的固網電話。究竟潛逃空間的設定下,有沒有手提電話這玩意?這令我有點興趣再看一次,不過又唔想晒錢晒時間,因為確實不是十分好看。

戲中男女主角,覺得大部分時間掌握係少部分人手中是不能接受的,這班人理論上是不死的,但為了一少部分人就要犧牲大部分人。結果男女主角如何?就係打劫銀行,實行均富。

哈哈哈,結果如何,工廠停工了。有「時間」啦,咁辛苦做乜。

其實,我地幾時開始有這諗法?有錢啦,仲駛做咩?

或者我太天真,我希望有一個社會,人們努力工作,可以賺取一個 reasonable 的生活需要,衣食住行不成問題。更努力更有貢獻的,就可以過得侈華一點,滿足多一點物慾,但都只是 bonus 罷了,人人努力是為社會作出貢獻,掃街也好,科學家也好,銀行經理也好,都是為了整體社會繁榮,整體人民的生活而盡一點力。

有錢佬理論上成為不死,這一條線如果著墨多一點應該會幾激。大家諗下,如果香港的有錢佬可以不死,咁就可以用已有資源賺取更多,對其他人進行更大規模的剝削,但有錢人是少數,窮人是多數,怎樣可以維持平衡?社會上會出現甚麼現象?這些都不是金錢社會可以見到的問題。或許正是我對電影有種種期望,看完之後確實有點失落。

Anyway,戲已完結,現實歸現實,大家繼續做金錢奴隸吧!!

潛逃時空

10月28日晚,一行六人去看了《潛逃時空》(In Time)。

少有地放工後不是自己一人去看電影。

這套電影,未上映前大家看預告片也很有興趣,結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故事中,每個人當活到25歲,身體便停止老化,而生命就只剩下一年。時間就是這個社會的貨幣,花去的是時間,賺取的也是時間,時間用盡了便會死亡。這種制度是不公平的,為何有些人活得一日得一日,而有些人可以長生不死?

這個故事設定很吸引啊!時間一詞變成語意相關。在這個社會有甚麼古怪事情會發生?這種制度對人們生活有何影響?主角又如何顛覆這制度?但是這一切一切,電影中的著墨實在少得可憐。

如果你把戲入面的「時間」看成我們現今社會的「金錢」,這套電影真的只是平平無奇。大富翁所擁有的不是錢而是時間,窮人所缺少的也不是錢而是時間。金融體制變為時間體制,一樣可以操控息率、物價,從而控制人們的生活。其實這個時間取代金錢的制度,比現實社會更為不公平。現實社會中,就算你幾有錢,終有一死,不能改變,但那個社會呢?有錢佬其實就是不死之神。這個題材,可發揮的空間其實很大,但偏偏這電影之輕描淡寫,時間,就只是錢,沒有深入展示更深層的影響力。

錢錢錢錢…係呀,真係唔公平。

但人人有錢又如何?戲內就話工廠停工……現實,其實都係咁,如果唔駛賺錢,仲有幾多人會去開工?

辛苦工作又如何?有貢獻又如何?很現實的。

很多無喱頭又不夠刺激的追逐畫面、男女主角之間到喉不到肺的談情戲春……

噢……完場了……

男女主角兩丁友仔去大銀行打劫時間?甚麼!?這個裝備在香港打劫屋村銀行都未必可以成事。

Sunday, October 23, 2011

奪命金

看完奪命金,實在有點失望,杜琪峰+劉青雲,還以為會是一套緊張刺激的電影,最後平平淡淡便完場了。

這是一套怎樣的電影?現實得來又超現實。

現實在於它的平淡。幾個故事串連在一起,正義的警探、戇直的黑社會、還有半點良心的銀行職員。當中分叉了不少枝節,那些枝節最終如何?並沒有交代。現實也確是如此,每天生活遇到很多人和事,當中或許會牽起一些漣漪,過後便會回歸平淡,大家也不會上心。我在看電影時,一直期待著最後幾條線會匯聚在一起炮製出一個高潮位,結果是沒有的。我的想法實在太故事化了。

超現實,或許原於我覺得這個敗金社會中,好人未必會折墮,但不會得到眷顧。一個正義警探,對家庭或許有所缺失,但最後大難不死,老婆甚至誤打誤撞購入一個好單位,在大跌市日竟有大陸豪客以高於市價數十萬接貨。一個銀行職員,每天銷售無良金融產品,內心實在矛盾,可能為了生活吧,但仍要埋沒良心去做,最後意外得到一筆橫財,立時送上辭聯信,她這不誠實的做法,讓自己得到解脫。一個戇直黑社會頭目,忠忠直直,不知佢大佬是真係器重佢還是拿佢著數啦,也對佢客客氣氣,一些細GEI睇唔起佢,但一些大GEI又好似很尊重佢,最後忘記朋友的指示在期指買跌,純粹靠自己「百家樂」的感覺去買升,在大跌市日奇蹟地賺了一大筆。這個戇直的黑社會就是劉青雲,實在令人想起大時代中方展博與丁蟹對決,全世界都覺得係跌,偏偏就要買升,奇蹟降臨在好人身上。

這些就算好心有好報?你們真的相信會發生嗎?我不相信,所以我覺得是超現實的。

這貪婪的年代,我都希望踏踏實實地去幹的人會得到上天的眷顧。

Sunday, October 02, 2011

Johnny English Reborn

想找套戲去笑下,結果看了 Johnny English Reborn (特務戇J之救國大業)。

哈哈哈哈……唔多覺好笑。幾年前看過上一集,比這集還好笑。

同是抄考鐵金剛007,我覺得廿年前我們港產的光頭神探系列更加好看。那些所謂特務高科技武器,真係廿年如一日。由可發射子彈的相機,由以前的菲林機變為數碼相機罷了。聲控特務車?大家也從電影中見過吧。

中文譯名有「救國大業」四字,讓我以為有甚麼驚天大陰謀……原來比上集的更兒嬉。上集的陰謀,一來大堆頭,二來大堆頭得來實在白痴抵死。今集平凡得多。

上集除了戇豆外,奸角、女拍檔等也很出色,一起炮製笑料。而今集,戇豆確是獨力難支,亦無甚麼新意。


去到戲院大部分院也播這套,真係阻住其他戲。

Sunday, September 11, 2011

世紀戰疫

看了電影《世紀戰疫》(Contagion)。

不算好看,平平無奇,未算很爛,但令我感到反感。

這套戲,令我有去看的衝動,一來因為有人話套戲和沙士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有關,發生在 2003 年的沙士,實在有很多感觸,勾起我去看這套電影的衝動。第二,一大班荷里活的好戲之人參演:Matt Damon, Jude Law, Kate Winslete,還有香港的何超儀,飾演一個閒角。

故事講述一個由香港返美的女士,身染離奇疾病,迅速死亡,而且這疾病在世界各地急速擴散。大家注意,這疾病並非 SARS,是一種新發現的病毒。

看這設定,其實有好多題材可以發揮。但故事平平,一時講下美國CDC,又講下一個 blogger 在 blog 上散播謠言,麥迪文作為該女士的老公,可能基因問題,他對該疾病免疫,那他便成為救世主?非也,只是不用戴口罩四圍走動……

很多支節拼湊而成,但沒有一段特別吸引,亦因為太多支節,主角演員較難發揮吧,偶然有一兩個鏡頭令人動容,但整體上依然平平無奇。例如麥迪文妻兒雙繼病死,那段演得不錯,但之後無以為繼。電影沒有震撼的視覺效果,也看不出電影想帶出甚麼信息。

令我反感的,是電影不必要把「香港」牽涉其中,當中有關香港的情節亦與香港的現實環境不乎。

SARS,是港人的一道傷痕,我不知其他觀眾看罷這電影有甚麼感覺,我的感覺實在不好受。

首先,正如我前文所言,這疾病並非 SARS,香港一再成為新病毒之源,實在黑仔得很。看下去,這疾病之源其實在澳門的賭場發起,大家知道賭場有來自南中國、東南亞,以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由這裏爆發,疾病自然擴展到全世界。世界眾多城市,電影公司也把目標鎖定在香港,是甚麼心態?或許香港、SARS,實在深入民心,電影公司把這疾病與香港扯上關係,是想踩著別人的傷疤上位吧。

跟著,在描述香港的疫情時,一再與 SARS 扯上關係。影片中,香港的疫情像SARS般在某屋苑爆發,世界衞生組織(世衞, WHO)說香港以看待沙士的規格來對待這病毒,然後鏡頭一轉,董太的經典裝束重現,我頂你啦。

之後,世衞派員到香港調查。期間,某位接待該人員的香港職員的家人染病身亡,而身住的那條「村」亦有多人顯出染病徵狀,於是綁架了該世衞職員,希望新藥面世後能藉此優先獲得藥物。我用那條「村」來形容,因為那真的是一條鄉村,像是中國山區的窮鄉村,小孩在簡陋搭成的小棚子內上課,這根本不合香港實情。再者,以香港實情,我諗有人行得綁架這一條路,贖金絕不會是少少疫苗。香港有幾大呀,咁大條「村」,要挖你出來話都無咁易,完全不合香港實情。硬是覺得這種單純的綁匪不會在香港出現,他們也對該職員不錯,看來該職員也很同情他們似的。最後世衞以假疫苗贖回職員,職員後來知道了,不恥所為,揮袖離去,那些村民怎樣?故事並沒有交待。

Blogger 那段,欺世盜名,盡顯世人的無知。

沙士那年,在香港實在發生了太多太多事情,哥哥也是同年自殺,謠傳香港成為疫,人心徨徨。讀書讀了十多年,首次停課就發生在這年,學業生涯的最後一年。我在那年大學畢業,經濟環境差,找工艱難,信心跌至谷底……

這是悲哀的一年,看到這套電影在開港人的玩笑,我實在憤怒。

後來看 wikipedia,看來國際上大部分人也對這戲讚好。看來這是我的個人偏見。

Sunday, August 07, 2011

Captain America

日前看了電影《美國隊長:復仇者先鋒》(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幾好看啊!

近年常看這類 Marvel 超級英雄電影,不過我其實無乜看過美式英雄漫畫,所有印象都來自電視卡通和電影。而美國隊長,真是近乎零認識。記得以前看蜘蛛俠卡通,有 cross over 「超級士兵計劃」,那部分提過些少。於電影應是首次出現美國隊長吧?

當初覺得電影會是宣揚大美國主義,因為美國隊長,或者超級士兵計劃,就是大美國主義下的產品,不過看下去,主力不是在賣大美國主義,令人舒服得多,或者荷里活都心明大美國主義只會令全球大部分觀眾反感,市場導向呢。

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即是二次大戰期間。希特拉橫掃歐洲,迫使美國參與戰爭。當時美國大量招兵。在這電影上,大家會看到當年美國很多英雄式的宣傳片招募壯丁入伍。而電影中有一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疫苗,能夠提升人體體格,成為超級士兵。當時有幾名體格強健的候選人,都不能中選。該科學家最後選了身型矮小,體弱多病的 Steve Rogers,亦即是後來的美國隊長參與這計劃。

本來 Steve Rogers 只算是一個實驗品吧,軍方是想建立一隊超級士兵,而非一個,但隨著該科學家遭到刺殺以及可能是種種技術問題,最後 Steve Rogers 可能是唯一一個成功的軍方產品。(Marvel 上應該還有其他非軍方產品,有些由副作用的影響下,十分顛喪。)

美國隊長究竟有乜特殊能力?其實可以說是無乜特殊能力,他「只」是比普通人有較佳體能吧。例如一個短跑奧運選手,他短跑的爆發力很勁,不過其他方面的體能就可能較差。而美國隊長,就是各方面的體能都去到奧運選手的級數,例如體力、速度、眼界……等等,但他依然只會做到普通人可以做到的東西,他不會像蜘蛛俠能夠空手爬牆,不會像磁力王般控制金屬……美國隊長只是一個普通人,不過是在各種能力上都達至人類頂峰的普通人。可能就算沒有這 super solider serum,世界上每數十年、數百年、或者數千年都會出現一個這類「普通人」吧?

看罷電影,美國隊長是一位正能量很高的英雄。他與其他的計劃參與者不同。他本身是一個很有正義感的人,明知自己體能不合格,但都多次投考美軍希望為國效力。他自小身體潺弱,所以更為珍惜這種強者的能力,不會靠這種能力去蝦蝦霸霸。他可能自小就有這種作為保衞者的使命感,加上這種能力,後來上天(科學)賦予他這種能力,真是一種恩賜。突然想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苦其心智……有些東西,得來太易,確是不會去珍惜。

與很多英雄片不同,很多英雄突然間得到力量,迷失過、掙扎過,最後才選擇了正義。蜘蛛俠如是,近年三部蜘蛛俠電影也看到他的迷失以及與惡念掙扎。Iron man 更甚,逆境下的自我反思,求生本能,速成裝甲的產生,但得到力量後又如何?如果第二集的奸角不是處處針對 Tony Stark,Tony Stark 其本身又有甚麼理由去與之對戰?而 Batman (雖然 Batman 不是 Marvel comic, 而是 DC comic),也是童年陰影所致吧,我一直覺得 Batman 唔做 Batman,其實要入精神病院。雷神 Thor,根本是神啦……看電影其實他也沒甚麼英雄氣質,只是他們神界的權鬥鬥到來我們人界。Captain America·或許能力上不及很多超級英雄,但心理上絕對是真英雄,套用金庸小說的說法,我覺得 Captain America 稱得上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 (哈哈哈,美版郭靖!?),其他很多美式英雄,我想最多是俠之小者。

看罷電影後如有時間的話,留下來看看 2012 年上映的 Avenger 預告片。

近年 Marvel Studio 推出多部 Marvel 英雄電影,都是為了 Avenger 鋪路。片中多位美式英雄聚首一堂,有 Captain America, Iron Man, Thor 以及幾個未在電影中登場的人物。不知為了對付何等強敵呢?主角會是誰呢?Nick Fury?記得早幾年重拍的 Incredible Hulk (變型俠醫),也好似和 Avenger 扯上關係 (片末Tony Stark 與某將軍的對話……),但 Avenger 預告片又不見 Hulk 的縱影,希望到時會出現吧。現在 Avenger 咁早就有宣傳,希望到時不會雷聲大雨點小。

預告片中亦不見 Spiderman,因為之前拍 Spiderman 時並沒有計劃拍 Avenger 吧,所以沒有在當中留下伏線。聞說很快又有新版 Spiderman 上映,不是 Spiderman 4,是推倒再來,又是由頭講起……數年間又重拍,在觀眾的角度實在有點悶,希望有新發展。上個系列,Peter Parker 與 Mary Jane, Harry Osborn 三者間的愛情和友情,實在不錯,但再來一次就會很悶了,希望故事是講其他東西。我覺得或許會在當中留下伏線,讓 Spiderman 有機會在 Avenger 2 中登場吧(如會開拍的話……)!

我也很期待會有 Captain America 2,或者 Iron man 3。在 Captain America 電影中,有 Tony Stark 的父親出場,當中有些舉動,實在有待解釋,希望會在 Captain America 2 或 Iron man 3 加以交待。哈哈哈,大家還記得在 iron man 2 中,Tony Stark 在家中自行製造粒子加速器時在堆垃圾中隨手拿了一個盾來墊住D導管?那個其實是 Captain America 的盾呢。還有那種新合成的元素,有何能與這種 Captain America 中出現的神秘能量體有關嗎?這兩套電影看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Sunday, June 19, 2011

3D 電影

曾有一段時間,我對那種要戴立體眼鏡觀看的立體電影實在十分著迷,不理甚麼垃圾也去看。

但現在,已經壓倦了,很多時覺得很呃錢。

例如早前看的魔盜王,實在麻麻地,給正價都還可以,但立體電影實在貴一截,看到一套唔好看的,實在覺得很蝕。四集入面,最爛就是這一集。第三集雖然簡單複雜化,神神怪怪故弄玄虛,但勝在有一點情。這一集,回歸成第一集的簡撲,第一集中很多公式也放進了這一集,但缺少了一點情。就是少了這一點,我覺得最爛是這一集,只是單純一班麻甩佬 (女主角也搞到麻甩佬咁) 的復仇和冒險故事。我唔鍾意個故事,但講3D這套也不行。我實在很懷疑他不是用 3D 器材所拍,連之前所看的爛片 3D 食人䱽,也立體過這集魔盜王!

還有昨天看的綠燈俠,又是3D價錢,實在呃錢,最大賣點,是女主角幾靚吧。連我這種毒男也不能吸引的英雄片,失敗之作。

來緊的變形金剛,也是 3D,但票價比魔盜王更貴……有朋友去看的話都應該會去湊熱鬧,自己去就不會了。我不能接受柯柏文是有口的,明明是機械,有 speaker 啦,點解講野時要有個口郁郁下!?仲有牙架,用來食野嗎?第一二集都有入場,實在悶爆。

仲有哈里波特大結局呀,小說情意結,點都會看埋這集電影……

天呀……有無得揀用2D的價錢看2D版呢……

Friday, June 17, 2011

Something Borrowed

放工後一條友看了一套電影,Something Borrowed (婚前借愛),實在爛到爆,很有提早離場的衝動。如果觀看途中尿急或肚痛等等要去厠所,我肯定借尿遁一去不返……

本來是打算輕輕鬆鬆去笑下,但套戲一點也不好笑。講男女之間的感情,一點兒也不感人,完全是搵戲來做。

故事簡介,女主角是一個較內儉的人,而她身邊有一個極為大膽開放的女性密友。女主角在大學時識了個男仔,對他很有好感。一次男女約會,給女主角的好友撞見,她主動向那男仔出擊,但女主角又故作大方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結果幾年後,女主角的好友與該男仔已去到談婚論嫁的階段……但一次偶然機會下,女主角竟然與那男仔上了牀,大家還發現其實是很愛對方的……

本來應該很多遺憾、矛盾、掙扎……但我見唔到,我所見到的只是拖拖拉拉……再加上姣婆遇著姿粉客……

是因為這電影不適合一條友去睇?是因為我這個從未愛過的毒男不知情為何物?也不是呀,也曾獨自看過一些令我感動、令我渴望戀愛的電影,但這套我只是想快D播完走人……

記得之前睇 Bride War (新娘愛鬥大),Kate Hudson 也幾漂亮,角式係顛顛地的傻婆,但演得不錯。但到了這套,Kate 實在殘了不少,演技又生硬,大顛大肺只是用來掩飾差劣的演技……電影海報的 Photoshop 技巧可真強勁,兩位女主角在戲內也比海報上殘得多。男主角則幾有型靚仔,無乜印象看過他的電影,樣子和 Tom Cruise 有幾分相似。

奉勸各位,就算有免費戲票,也要考慮下應否入場浪費時間。

*******************************
*******************************

我發覺我都幾衰,近年寫少了 blog,依然睇很多戲,但很少在 blog 上講。講的,多數都係彈,好看的甚少在這兒讚。是我變得黑心了嗎??可能是我麻木了,提不起勁,只有怒火可燃起我這條柴?

近來都看過一些我覺得好看的電影,X-men: The First Class 和 Super 8 也不錯!特別是 Super 8,是近幾個月以來我有入場看的電影中最好看的一套。而 X-men,單看這一集是幾好看,有故事有動作有特技,間中還有兩個爛 gag,但回想番之前所拍的,你會發覺有不少前後矛盾。

Tuesday, May 10, 2011

關雲長

上星期,一班朋友去看關雲長。大家有兩種反應,好看,同埋好爛。

而我係覺得好看。

好看,不是在於武戲,而是在於文戲。特別是曹操的文戲,姜文演出的這個曹操,很多金句呢。

「關羽本是一匹狼,但天生一副羊的心腸,可是這個天下,是狼的天下。」

一直以來,很多作品也把曹操朔造成一個大奸雄,但是,現實中,真的可以忠奸分明嗎?這部戲,給曹操的奸有個新的演繹,正如戲中所說,究竟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候,還是天子挾曹操以令諸候?。而關羽的義,也有一個新的詮釋,有時好心反而做壞事。

武戲,我實在覺得有點悶,太長了,不夠緊張刺激,更加不夠熱血。

當然,你若果太著重要跟三國演義,這套可不是呢。這是套用三國人物和背景所創作的一個新故事。大約是由關羽斬顏良、過五關斬六將所改。

好看,但不是十分好看。好看在於個別情節,以及曹操的壓場力。但整體上,實在說不出甚麼。更甚,某程度上夾雜了為中共宣傳的歪理。

想一看之前姜文那套讓子彈飛。

Sunday, May 01, 2011

Thor

看了 Thor (雷神奇俠)。

香港譯作雷神奇俠,我覺得實在很行貨,擺明想食住鐵甲奇俠個勢吧。

但 Thor,真的稱得上為「俠」嗎?這集電影,沒甚麼保衛人類的情節,純粹他們神界的事情為主呢。

作為消磨時間,值得一看!我覺得好看過 iron man 2。

Iron Man 我覺得幾好看的,看著 Tony Stark 憑著自己頭腦,在逆境自行研發出戰衣,很勁,很熱血呢!

但到了第二集,Tony Stark 墮落了,電影中是一個神憎鬼厭,顧著吃喝玩樂的二世祖。這些仆街二世祖香港大把,竟然靠D咁GEI死款保衛人類對抗罪惡?OH MY GOD!

看 THOR 也幾好呀,浪子回頭金不換!

看來電影公司真的是為 Avenger 作舖排,Avenger 應該是一個大 Project 呢!

Wednesday, April 20, 2011

scream 4

早前看了 Scream 4。

我個人覺得 scream 系列其實不錯,當然大前提是你要接受到套戲的前設,正如看科幻片不能接受當中天馬行空的世界觀的話,怎樣去看也只會是垃圾。

不過來到第 4 集,已經新意欠奉。一些以前是精心佈局的橋段,已變成爛 gag。或許 Scream 已變成 Scream 入面的戲中戲 -- Stab 系列,大家當爛笑片罷了。

Scream 故事背景頗現實,小鎮、一大班青年人,在美國這種生活情景很普通遍吧。還有,很少變態連環殺人片中,連環殺手會是普通人。如猛鬼街、Friday 13,那不是人而是鬼。就算是普通人,也有異於常人的能力似的,如 Wax, Bloody Valentine。只有 Scream,是普通人。

而且 Scream 不是賣弄血腥,而是賣氣氛!我不太受得血肉模糊的爆場鏡頭。接受到的話,真想一看 Saw 系列。

看完 Scream 4 隔幾日,電視劇女拳大結局。結局中,雪喬在火車巧遇三水,那柄刀究竟是從那裏淘出來,突然氣氛逆轉,令我覺得實在太爆笑。捅呀捅,像 Scream 呢。制作人又會知道這期上 Scream 4?哈哈哈哈))))))))))))

以電視尺度,女拳結局其實都幾暴力血腥。意想不到,沒有看到有人向廣管局投訴的新聞。

Sunday, March 13, 2011

異形侵略戰

真係唔好意思,昆左大家去睇《異形侵略戰》。奇實,我原本想看《異獸圍城》,兩套片名差不多,一時搞錯。

都OK啦。異獸圍城下星期先上映,我期望故事性會較強,著重寫情。異形侵略戰,無乜故事性,例牌東西,外星人襲地球,主角是一名美軍,由於他上一個任務中死了很多下屬,這次帶著沉重心情與一隊人入市內搜救市民、逃生、與外星人激戰。

值得一讚的,是這套電影拍得很緊張。與外星人駁火,不是一味槍林彈雨血肉橫飛,拍得出那種驚險的氣氛。還有,就是很熱血呀,那不是特攝片那種不經大腦一味心口有個勇字的熱血,這套片熱血得來會覺得合理,舒服。最驚喜的,是擺脫荷里活災難片的大美國主義。故事發生在美國,美軍出來和外星人肉搏,保家衛國,是理所當然吧,換著是第二個國家去拍,故事發生在第二個國家,也只是由美軍換成其他軍人。人,總有熱血的時候,總有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總有自己覺得應該去保護的東西。這套電影在這裏處理得很舒服,你不會看到美國總統出來廢up一堆無謂野,美國拯救全世界之類。或許,這個年頭美國人的自我價值與十多年前不同了,妄想可以當救世主已不是主流意願?

不知是否大家對未來也沒有甚麼憧景?近年很多末日片似的,特別是外星人侵地球的……

Monday, December 27, 2010

HP7

早前看了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 電影版 Part 1,暫時這時此系列電影中最佳的一部了。小說版內容很多我都忘了,但都記得一些情節是刪感了,不過分了兩部的關係,有更多時間去交代,所以不像過往般走馬看花。

Lord Voldmore: Why do you live?
Harry Potter: Because I have something worth living for.

實在令人羨慕。